随着对辊机的及时发展以及生产空心砖的需要,对辊机已发展到细碎设备,所谓细碎,即两辊子的间隙控制在较小的值,高速细碎对辊机在国外已*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还在不断地改进,推出更先进的产品,*小的辊子间隙可控制在0.2mm,而且间隙的调整完全自动化。
众所周知,生产质量的高的空心砖,原料处理是关键,即原料要经过粗破-中破-细碎三道工序,使粘土细化,易于成型并能提高产品的强度,因此,关键是辊子间隙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那么多少合适呢?根据产品不同,对辊的间隙应分别为:实心砖≤3mm;多孔砖≤2 mm-3 mm;空心砖≤1.5 mm-2 mm;楼板砖、劈离砖、屋面瓦≤1 mm。
高速辊式细碎机辊子的线速度一般大于15m/s,辊子间隙一般为0.7mm-2mm,当高速辊式细碎机作为粗破对辊机使用时,其辊子间隙也可调至3mm,高速辊式细碎机一般采用较大的辊径,因而能获得较大的破碎比,对于辊径为1000mm左右的高速辊式细碎机,其破碎比仅1:4,因此,高速辊式细碎机在砖瓦行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对辊机的装配与安装
1.1装配的一般要求
在装配前应对所有零件按技术要求进行检查,以免在装配过程中出现返工现象。
为了保证装配质量,零件在装配前不论是新件还是拆卸过的旧件都要进行清洗,毛刺应锉光。
加工零件不得相互碰撞,应按安装顺序排列,不能互换的零件应作记号。
在运动零件的摩擦面,均应涂以润滑油脂。
1.2高速辊式细碎机的装配
装配之前要检查大皮带轮、辊筒的静平衡。方法是将皮带轮套在固定心轴上,拨动大皮带轮辊筒看其是否平衡。辊筒的平衡则需要在加工中予以保证,加工完工后不下车床进行检查。如大皮带轮有不平衡现象,须进行配平衡,有两种方法:
a、 在质量较大处钻孔。减轻质量,钻孔前需进行计算,确定需要减轻多少质量。
b、 在质量较小处加配重。
也可两种方法综合使用。直至大皮带轮达到平衡为止。静平衡、动平衡的有关计算及静平衡架的选择见真空挤砖机第四章*节。
在辊筒轴上一次装配辊芯、辊筒、轴承、大皮带轮,调整辊筒锥套及皮带轮锥套,使辊筒位置适中。
在静平衡架上将组件作静平衡试验,如仍有不平衡现象,需再在大皮带轮上作平衡处理。
将组件装在机架上的轴承座上,再装上固定架总成。
调整*座总成,使轴承座滑轨滑动自如,根据用户泥料性质,调节弹簧松紧适中,*销能起过载保护作用。
调整刮板,使刮板刃部与对辊轴心线平行,调整间隙适中(根据用户要求及生产需要),且全长上间隙均匀。
1.3高速辊式细碎机的安装
高速辊式细碎机的安装需在熟悉该设备的人员指导下进行,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一下事项。
a、 按照设备的出厂清单,检查设备附件(电动机、滑轨等)是否齐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发现缺件和损坏件,应立即向制造厂或运输部门提出。
b、 根据厂房条件或工厂施工图设计,确定该机安装位置并画线、挖土、浇灌混凝土基础。注意基础的标高及地脚螺栓预留孔的位置,养护期一般10d-15d,基础达到规定强度后,需通过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设备安装。
c、 设备安装前要准备好标准垫铁,合理放置在基础上,将设备吊放在垫铁上,装好地脚螺栓,进行找正找平,检查合格后进行二次浇灌。
d、 二次浇灌达到规定强度后,对机器进行校正,校正设备各部位的关系尺寸,调整电机位置,检查整个设备的不平度及垂直度。
e、 在皮带机上装置磁铁,清除泥料中的铁物质,以免铁件落入机内拉坏辊圈,甚至发生重大事故。
f、 皮带轮的头轮轴线应与对辊机辊筒轴线平行,使泥料能较理想地分布于辊套整个长度上,避免集中磨损,从而延长辊套的寿命,方便修理,省工省时。
g、 将皮带调紧,增大初张力,因为包角较小,张力过小皮带要打滑。
h、 全部校正工作完成后,紧固地脚螺栓,然后对基础进行抹面修饰。
2高速辊式细碎机的调试与使用
2.1高速辊式细碎机安装后的试车顺序
打开机壳,用于手盘动皮带轮,检查辊子的转动、辊套表面的清洁。
各润滑部位加上油或油脂,并检查油路是否畅通。
通过调整调节机构,将辊间隙调至所需宽度。
开动电机运转30min后检查:①检查电动机转动的方向是否正确;②设备有无震动,并检查其原因,特别要防止共振的产生;③检查*机构是否良好,是否运行良好;④检查刮板与辊套的接触是否严密;采用气体刮板时,还要检查空气压力是否符合要求;⑤检查轴承是否发热,如发热,应检查油路是否畅通,轴承是否对中;⑥检查转动皮带的张紧程度是否处于正常状态;⑦加土进行重载试车,检查破碎是否正常,如出料粒度不合要求,仍需调整辊筒间隙。
2.2高速辊式细碎机的使用
在对辊机启动之前,为了排除由上一班组遗留在物料漏斗中的待破物料块,首先应当检查一下装料漏斗,为了不在破碎机中遗留下没有破碎的物料外,需在下班前2min-3min停止破碎机的给料。
检查破碎机时,需注意工作轴的轴承及侧盖的固定情况,检查固定辊的拉紧装置以及将活动辊保持在所需位置上的弹簧的紧度。当弹簧松弛时,活动辊子将要不断地在导轨之间前后移动。这不仅能引起导轨和轴承体过早得磨损,而且还能使较大的物料块排出。
在机器运转时,需要注意连续而均匀的喂料,不允许料斗装得太满,均匀的喂料可以使辊圈在整个工作长度上达到比较均匀的磨损,并可以保证稳定的产量。辊圈磨损后,可在表面电焊或堆焊耐磨金属。如磨损值较小,堆焊层不如焊接层牢固,需要更换辊圈的平均磨损值在10mm(小型辊子)-25mm(大型辊子)内变动。当辊圈的磨损超过上述值时,应及时更换。
严格控制进料粒径,这是一直接关系到质量和产量的问题,入料粒度过大时,机器容易出现卡死现象。因此每一种规格的对辊机,都有一定的入料粒度的限制,以防止钳角过大,料块浮在辊面上。钳角α的大小,是由辊筒直径D和进料粒径dm决定的,因此对一定直径的辊筒而言,其处理的物料*粒径dm也是有限的。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用于中碎,尤其是细碎的对辊机,要特别注意控制进料粒径,否则将会经常出现卡住机器所导致的停机现象,使产量下降,要解决这一问题,辊式细碎机前需要有粗碎、中碎和搅拌设备。
3、 高速辊式细碎机的维修
3.1日常维护
辊子轴承处应每周注黄油一次,每次磨削辊面之前用油润滑导轨,以保证磨削作业顺利进行。
调整辊子间隙。使用一定时期的对辊机,辊筒间隙可能增大,或者不均匀,调整辊子间隙要在辊子的两侧同时进行,辊子间隙沿辊面长度方向应不变。根据产品的要求随时进行调整。
注意各部位螺栓由于震动是否松动,应及时加以紧固。
三角带应始终保持正常的紧张程度,当三角带使用到一定期限后应进行更换,如是窄三角带则需全组进行更换。
3.2维修内容
更换刮板。当对辊机工作了一定时数之后(这取决于辊子工作间隙和原料性质),刮板就因磨损而需更换,一般来说,当刮板磨损其高度的2/3就要更换。
要换剪切板、剪切销。当物料中夹杂的外来物,如坚硬的石块或铁件,通过对辊而造成剪切板破碎时,就需更换剪切板,以避免辊套,轴承和轴等的破损和弯曲。
调整或更换锥度套。对辊机使用一个阶段后,辊筒内锥套及大皮带轮锥套会不断磨损,磨损过大,锥套和轴之间,锥套与辊筒及皮带轮之间会打滑,因此须定期调整。磨损过大需要更换。
辊面磨削。尽管辊面很硬。由于物料长时间接触和与刮板的摩擦其磨损还是明显的,一般辊面的磨损是不规则的,辊子中部的磨损要比两端严重些,因而辊子中部的间隙比两端要大。
辊圈究竟多长时间修磨一次合适,这要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定,根据辊圈磨损深度决定修磨与否。但一般认为辊圈磨损的*深度达到1.5mm就应进行修磨。其理由是外圆磨削的进给深度一般为0.002mm-0.05mm,粗磨一般也不超过1.5mm,否则不但费工费时,且*深处的磨损势必加剧,*导致不能修理而报废。辊式细碎机的维修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需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认真执行。
版权所有:巩义市旺达机械厂